為加快我省墻體材料革新事業發展步伐,促進墻體材料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,根據《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》(國發[2005]22號)、《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的通知》(國發辦[2005]33號)及《我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意見》(冀政[2006]19號),特研究提出“十一五”墻體材料革新指導意見。
一、墻體材料革新現狀
“十五”以來,在國家和省有關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,墻體材料革新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,新型墻體材料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,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,有效遏制了粘土實心磚的生產和使用,取得了顯著的社會、經濟和環境效益,對進一步緩解我省經濟發展與資源制約之間的矛盾,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。
(一)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。
“十五”期間,引導和拉動25億多元的社會資金投入到發展新型墻體材料領域,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粉煤灰燒結磚、建筑垃圾砌塊、灌注式石膏空心條板和CL建筑體系等一批新型墻體材料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,全省引進國外先進生產線達到18條;新型墻體材料產品形成了磚、塊、板、保溫材料四大類共三十多個品種,高、中、低檔產品并舉的產品體系,呈現出多元化特點;新型墻體材料企業由2000年的523家增加到2005年的1569家。至2005年,新型墻體材料產量達到150億塊標磚,占墻體材料總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3.5%提高到40%,增長了16.5個百分點?!笆濉逼陂g累計實現生產節能460萬噸標煤,節地12萬畝,利用粉煤灰、煤矸石等工業廢渣4000萬噸,取得了顯著的社會、經濟和環境效益。
(二)有效遏制了粘土實心磚生產和使用。
“十五”期間,通過整治粘土實心磚企業,實施限產監控管理,全省整頓粘土實心磚企業5100家,關?;蜣D產2400余家,壓縮粘土實心磚生產能力80億塊,減少占地毀田5.32萬畝,節約能源100萬噸標煤,實現了省政府規定的粘土實心磚產量遞減目標。
全面落實國家和省禁止使用粘土實心磚(以下簡稱“禁實”)政策,11個設區市市區全部實現了“禁實”目標,“禁實”成果得到較好鞏固。列入國家第二批“禁實”城市名單的我省12個縣級市中有9個市提前實現“禁實”,全省有65%的縣級市實現“禁實”目標。
(三)農村新型墻體材料推廣應用取得有效進展。
“十五”期間,通過農村新型墻體材料示范房的示范和引導,有效地促進了農村新型墻體材料推廣應用,全省現已建成農村新型墻體材料房屋兩千余處,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。通過實際使用,使農民對新型墻體材料建房優越性的認識有了很大轉變和提高。
上一頁12 3 4 5 6 下一頁